近日,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副校长、纪委书记张陵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在访谈中,张陵就职业教育的诸多关键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为我们展现了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卓越实践。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副校长、纪委书记张陵教授
张陵表示,职业教育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始终秉持着对职业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积极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专访中,张陵还就职业院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时代担当、破解产教融合“一头热”的实践、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探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职教出海”的探索与成果等表达了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以汽车为特色的职业本科大学,如何理解这一计划的核心内涵,又将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落实这一部署?
张陵:《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一部署意义深远,为职业教育明确了“提质培优、聚焦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以汽车为特色的职业本科大学——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而言,“高水平”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及深度耦合。
学校紧跟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的转型趋势,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为思路,精心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学校联合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资源,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实践平台;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学校积极与特斯拉、比亚迪、吉利等企业共建实训中心,并与宁德时代共建动力电池技术中心,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引入教学模块,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大力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育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在企业实践,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已超过60%,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通过精准对标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显著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准度与适应性,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树立了良好典范。
中国教育在线: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意义重大。职业院校应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如何与汽车产业升级改造同频共振,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强国建设使命?
张陵:“强国建设,职教何为”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应当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同频共振。汽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设计生产制造水平的标志性显现。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具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而职业院校恰恰是产业人才的重要“孵化器”,对产业的技术和生产起着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立足陕西汽车产业集群,这里汇聚了比亚迪、吉利、陕汽等众多龙头企业。学校聚焦三个关键方向发力:一是致力于培养“懂技术、能创新”的高端技能人才,近三年已为陕西汽车企业输送毕业生超7600人,其中近3000人入职核心技术岗位,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人才动力;二是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与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发动机三维数模及可视化拆装”、与西安新三鸣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汽车半轴生产线的虚拟数字仿真设计与研究”“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等技术攻关项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三是全力服务区域产业转型,依托学校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及职业技能认定平台,面向汽车企业员工开展汽车车身涂装与整形修复、汽车机械与电器维修、汽车维修检验、汽车整车装调、汽车发动机装调、汽车变速器装调、新能源汽车维修、智能汽车维修、二手车装备等技术培训,年培训量超13000人次,为产业升级持续提供“续航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但现实中常出现“一头热”的现象。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在破解这一难题、实现校企“两头甜”方面有不少实践,能否分享一下学校是如何构建“利益共生、责任共担”的产教融合生态机制的?
张陵: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核心在于构建“利益共生、责任共担”的生态机制。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通过“三个绑定”成功解决了校企“两张皮”的现象。
其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绑定。学校与华为、比亚迪、陕汽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将“电池管理系统调试”“电机控制技术”等岗位标准精准转化为课程模块,使学生从入学起就紧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企业核心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入学即入岗”,达成了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其二,实训基地与生产场景绑定。学校拥有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汽车工程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并投入1.2亿元建成“汽车工程实践中心”,其中包含新能源汽车总装线、智能网联测试场等全真场景。企业可以将部分研发项目、试生产任务带入基地,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也为企业降低了研发测试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共享。
其三,师资与企业技术骨干绑定。学校实施“互聘互派”机制,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的实际技术与经验带入课堂;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形成了“教学-生产-研发”的良性闭环。例如,学校教师团队参与某汽车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孪生系统仿真平台软件开发”项目,不仅提升了教学案例的实操性,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国教育在线: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偏见。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从多个方面发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这些举措背后的思路是什么,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陵:让职业教育“香起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学校从五个方面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成才获得感”和社会的“认可度”。
一是以“高就业质量”树口碑。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超5500元,部分学生进入特斯拉、理想等企业的技术岗位,薪资水平与普通本科相当,用实际就业成果证明了职业教育的价值。
二是以“技能成就未来”造氛围。学校积极举办各类技能赛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智能汽车软件开发”赛项,承办“第二届智能驾驶开发者挑战赛区域选拔赛(西北赛区)”“陕西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连续举办校园汽车文化节暨汽车改装文化节、汽车故障诊断大赛、二手车鉴定评估大赛、举办第二届沃尔沃技能大赛、捷豹路虎技能认证与学徒大赛等。近三年,学生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累计400余项,在全国高端赛事中不断取得突破,通过技能比拼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三是以“产教融合成果”拓影响。依托学校“西安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学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技体验日”活动,开放实训基地展示新能源汽车技术,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汽车科技的魅力;联合车企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行业工匠分享成长经历与技艺经验,让社会直观感受“技能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以“汽车人才供给”促发展。学校与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深度合作,2023年荣获“西安市汽车产业链提升优势支撑单位”称号,成为区域产教融合的关键枢纽。学校的华为实践中心被认证为“西北智能汽车人才孵化基地”,相关产教融合成果获陕西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创新案例推广,并入选教育部“AI+教育”试点,为区域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是以“身边的职教榜样”塑认知。通过举办技能文化节、“职业青年说”演讲比赛、优秀毕业生访谈、优秀校友成长案例宣传等活动,学校生动展现职校生的成长路径。例如,学校“御风”科创团队与清华大学、北航、北理工等名校同台竞技,用出色的表现打破了社会对“职校生=低素质”的偏见,树立了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
中国教育在线: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这既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学校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专业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张陵:谈到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应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驱动着学校的专业更新与改造。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学校带来了“专业升级、规模扩张”的绝佳窗口期。例如,学校早在2019年就新增“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本科专业,2023年又新增“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本科专业,且这两个专业在设置两年后招生规模均实现翻番,充分体现了产业对人才的旺盛需求。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学校需持续投入实训设备,如智能驾驶模拟器、车路协同系统等,这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存在明显缺口,既懂前沿技术又擅长教学的人才十分稀缺。
针对这些挑战,学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设备投入方面,通过“政府专项+企业共建+学校自建”的多元化模式解决资金难题,目前已成功争取到专项经费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华为测试运维中心、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实训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与长安大学合作开展教师研修,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大力引进车企资深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有效弥补了师资短板。
中国教育在线:“职教出海”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在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和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方面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有哪些规划?
张陵:在“职教出海”领域,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学校通过与国际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输出,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新模式。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力地提升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将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努力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坚定践行者,为职教强国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西汽方案”。
人物简介
张陵,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副校长、纪委书记,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管理40余年,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共4项,曾获高校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