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蜜桃飘香。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农新动能,以青春智慧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7月10日至12日,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宛城青犁·乡村新映像”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万亩桃园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当地桃园,通过深度调研和现场直播带货,化身为“新农人”,为当地桃产业注入青春动能。
深入调研,细探桃园发展貌
7月10日,服务队抵达云阳镇万亩桃园。抵达桃园后,队员们迅速按事先划分的小组,携带笔记本、录音笔、相机等工具分散开展调研。
第一小组沿桃园东侧种植区的田埂行进,成员们两人一组,观察不同区域桃树的生长高度、枝叶密度及挂果的稀疏程度,同时用相机拍摄桃树生长状态、果实外观等细节,对不同区域桃树的生长态势进行对比。
第二小组在桃园中部的管理区与桃园负责人马根芳会面。马根芳的办公室是一间位于桃园边缘的简易平房,室内摆放着几排货架,上面整齐码放着不同品种桃子的样品,货架旁堆放着近年的种植记录册。队员们围坐在办公室,三人分工明确:一人主导采访,手持列有十余项问题的清单,依次就桃园的种植面积、涉及的具体品种数量、各品种的种植比例、主要销售区域、合作的物流企业以及近期遇到的运输难题等进行询问,过程中不时停下等待对方完整回应,确保问题得到充分解答;一人拍摄,从不同角度拍摄马根芳介绍情况的画面、货架上的桃子样品及种植记录册,遇到关键数据时先在笔记本上标记,再聚焦拍摄相关内容;第三人手持笔记本快速书写对话要点,协助核对信息,确保采集的内容无遗漏。
第三小组前往桃园西侧的仓储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场上对刚采摘的桃子进行大小分级,地面上摆放着不同规格的塑料筐。队员们在一旁观察分拣的标准和流程。
马根芳介绍,今年降雨及时、日照充足,桃子甜度较高,但存在市场竞争激烈、运输成本偏高的问题。队员们就不同桃品种的成熟周期、耐储存性、口感特点,科学种植中的施肥种类、浇水频率、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以及线上销售平台的入驻费用、推广效果,线下批发市场的每日平均采购量、价格变动区间等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工作积累信息。
田间变直播间,鲜桃触“屏”可及
调研结束后,两名负责直播的队员在桃园搭建设备。在桃园中部地势平坦、桃树排列整齐、果实密集且光线适宜区域布置。一人固定直播使用的设备,反复调整摄像头角度,通过手机预览画面确认能清晰呈现周围桃树、枝头果实及自身活动身影;另一人持信号测试仪在周边走动,记录不同位置信号强度数值,选择信号最强区域。
其中一名队员担任主播,身着服务队统一服装,手中不时拿起不同品种桃子向镜头展示桃子果肉色泽、果核大小及汁水情况。主播结合前期调研内容,讲解各品种口感差异、含有的维生素种类及营养价值。
直播过程中,两人轮流处理信息,主播介绍间隙查看手机屏幕观众留言,口头回应关于桃子价格、发货时间、售后保障等问题;另一名队员在旁用笔记本记录观众对不同品种桃子的咨询量、点赞数及下单信息,同时向不远处分拣场工作人员高声传达订单内容。两人配合完成鲜桃品质展示、观众需求处理,协调桃园采摘工人按品种、规格采摘和初步打包桃子,将打包好的桃子整齐摆放在标有不同地区的区域。
这种“云逛桃园”的方式缩短消费者与产地距离,订单数量持续增加,为拓宽桃园销售渠道提供了助力。
青春助力,乡村产业添活力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按计划推进:首日开展全面调研,掌握桃园基本情况;次日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鲜桃;第三日与桃园负责人进行实践总结交流。
7月12日,队员们将三天调研笔记、拍摄影像资料、直播观察记录汇总整理,形成包含桃园基本情况、销售现状分析、直播数据总结的书面材料。随后,队员们与马根芳会面,就材料内容进行沟通。队员们结合传媒专业知识,针对桃园线上推广提出建议,包括优化产品图片拍摄角度、完善线上店铺产品描述、定期开展直播互动等。
马根芳对队员们的建议进行记录,表示将研究可行性。双方就后续可能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包括建立长期直播合作机制、协助培养本地直播人才等。
南阳理工学院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云阳镇万亩桃园提供了实际支持。青年学子在乡村实践中接触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运用传媒专业知识服务乡村,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以具体行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